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跃兵
(相关资料图)
5月26日,永州市零陵区黄田铺镇晓山河村绿田野农业博览园,蔬菜大棚内蝴蝶飞舞,零陵区荷叶塘小学的师生,在工作人员指导下给黄瓜人工授粉。
不远处,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部师生移栽的水稻、红薯,郁郁葱葱……
前不久,绿田野农业博览园获评全省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成为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基地,吸引许多人前来学习农耕文化,寻觅乡愁。
博览园的创办者是1971年出生的付舒满,邵阳市洞口县花古街道人。付舒满大学毕业后南下广东发展,创办东莞市梓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,并收购东莞市建筑设计院,担任院长。
虽然长年在外,但在农村长大的付舒满却怀揣着一个农业梦。
2016年,付舒满决定把返乡创建的养牛基地扩建成农业博览园,展示南方传统与现代农耕文化,开展科普和生产实践。
项目建设周期长、投入大,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,付舒满资金短缺,他召集亲朋好友想办法,抵押房产贷款,渡过了难关。
绿田野农业博览园已投入建设资金7000余万元,建成面积1500亩,有油茶标准化种植基地、水稻基地、石棚文化广场、丰收广场、星月广场、百花园、百蔬园、百果园、百草园、百灵园,以及农具博物馆等。
农具博物馆的老物件,都有故事。
记者在农具博物馆看到,76岁的张缘麟正向永州市九中的学生介绍他当农民时用过的农具。
张缘麟是零陵区人,1966年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,结婚生子。1978年高考,张缘麟的岳父替他交报考费,动员他参加高考,妻子也鼓励他。张缘麟夜以继日复习,考上零陵地区农校大专班,成为一名农业专家。
为纪念这段过往,张缘麟的妻子把他用过的农具收藏起来。
去年,张缘麟得知绿田野农业博览园建成,与老伴一道把农具捐给博览园,还经常向参观者义务讲解。
一担箩筐、一根扁担,看似普通,却是洞口县花古街道农民付舒堂最后一次交“公粮”的农具;从脚踩打谷机到小型柴油机打谷机等,直观反映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……
走出农具博物馆,师生们有的在诵读石刻上的《二十四节气歌》,有的在种蔬菜,有的观察药材,有的在喂牛……
永州市九中老师刘诚告诉记者,孩子们学到不少课本上没有的知识。
原载《湖南日报》2023年05月31日09版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南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